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闻调查丨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成熟 来看粮仓邓州的实践

体育正文 62 0

新闻调查丨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成熟 来看粮仓邓州的实践

新闻调查丨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成熟 来看粮仓邓州的实践

央视网消息:在中国重要的(de)粮食产区有“双抢(shuāngqiǎng)”和(hé)“三夏(sānxià)”两个农业概念,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7、8月(yuè)抢收早稻和插播晚稻同时进行,被称为 “双抢”,而黄淮海平原在每年5、6月开始抢收冬小麦,播种玉米、大豆等农作物,同时管理已经播种的幼苗,夏收、夏种、夏管,称为“三夏” 全国(quánguó)各地小麦收割机千里迢迢来邓州排队 河南(hénán)邓州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,今年5月正值三夏(sānxià)时节,记者在这里看到了成群结队的小麦收割机,他们来自全国各地,属于不同(bùtóng)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、农业合作社或者个人。人们(rénmen)常说“减损及增产”,收割是整个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,为了确认地里(dìlǐ)剩余了多少小麦,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沈老板现场刨地质检。 老板现场刨地(páodì)质检百万级收割机 邓州作为豫西南的(de)(de)“粮仓(liángcāng)”,耕地面积253万亩,其中9万亩耕地由沈兴新的农业服务公司托管。他说:“我们是地主家的长工,靠服务费赚钱”。每台收割机平均10小时收割300亩,秸秆直接打捆送牧场,不到一周(yīzhōu)搞定抢收、抢种!农机减损,一亩地能“多收(duōshōu)”20斤!从镰刀麦客到智能农机+农田托管,这才是“粮仓”的正确(zhèngquè)打开方式。 从“靠(kào)天收”到亩产超千斤,邓州靠啥“逆袭”? “西南岗,靠天收(tiānshōu)”是孟楼(mènglóu)镇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。2005年村民种地(zhòngdì)年收入不足(bùzú)600元,2016年“三权分置”后,土地流转成连片田,修桥、铺路、引进农机(nóngjī)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介入……亩产飙升至超千斤!不到10年时间,夏秋粮食总产量从2016年的110万吨,增至2024年的160万吨。 农忙时种粮大户却说坐着等(děng)钱就行 从2016年“三权分置”在孟楼镇落地(dì)试点到今天,全镇6.29万亩土地,流转率达到96%。耿营村的5039亩土地中,除了(chúle)200亩土地村民自己(zìjǐ)耕种外,其它全部流转。周花文(zhōuhuāwén)就包了800亩地,这800亩地可咋种咋管?他(tā)说:“不用管,粮食收割之后直接送到粮食储存点,钱直接打到卡上”! 农技(nóngjì)专家用五句话把农业说明白了 冀洪策是粮食(liángshí)主产区(zhǔchǎnqū)邓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,深耕于农业已有30多年,是我国屈指可数的生产性农业专家。他将农业生产概括(gàikuò)为这样五句话,农业生产的 根本是耕地,关键是种子,命脉是水源,灵魂(línghún)在科技,出路在农机。 《新闻调查》记录职业农民(nóngmín)30年变迁 在传统农耕时代,手持镰刀的“麦客”就是夏收(shōu)小麦的主力军。1996年《新闻调查》播出《新麦客(xīnmàikè)》,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(kāishǐ),职业农民们的“武器”从镰刀变成小型机收设备的过程。 而近年来,随着农机装备的迭代升级,更加健全(jiànquán)、便捷、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(fúwù)应运而生,如今的农业生产方式(shēngchǎnfāngshì)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粮仓邓州的农业社会化之路(lù) 2016年,沈兴新在(zài)河南邓州创立了一家农业(nóngyè)公司,提供农作物耕种、施肥、打药、收割、储存等农业一体化全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(fúwù),10年时间他的业务已遍布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。 近年来,社会需求(xūqiú)不断提高,但农业(nóngyè)从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却日益凸显,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沈兴新将更多精力放在农机(nóngjī)装备的转型升级。在他看来,科技赋能农业,让农业摆脱人们印象中繁重(fánzhòng)、落后的印象,是未来更多有知识、有文化的年轻人爱上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新闻调查丨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成熟 来看粮仓邓州的实践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